據《技術在線》報道,以大容量及大輸出功率鋰離子充電電池實用化為目標的日本風險企業英耐時,將于2011年2月在日本愛知縣常滑市設立常滑業務所,開始生產電動汽車用大容量及大輸出功率鋰離子充電電池。該公司代表董事社長小澤和典表示,常滑業務所“位于中部國際機場(Centrair)附近,計劃形成每年生產1000輛電動汽車所用電池的能力”。這里可供1000輛電動汽車使用的規模是以配備于三菱“i-MiEV”和日產“LEAF”的電池容量來換算的。該公司將主要提供給中國的電動汽車使用,所以電池容量還不明。
英耐時于1996年4月創立,一直在面向筆記本電腦和商用電池,推動其自主開發的平板型結構的大容量、大輸出功率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實用化。2010年8月,該公司與產業革新機構(INCJ)簽訂投資協議,就產業革新機構接受英耐時第三方分配增資達成了一致。同時,風險投資公司集富(JAFCO)也就通過第三方分配增資的方式向英耐時追加投資達成協議。其結果是英耐時成功籌集了共計約40億日元的資金。
此次英耐時設立長滑業務所,就是利用這些資金進行的提高產能的業務投資。英耐時還有2011年夏季在上海建設新工廠并投入使用的計劃。這是英耐時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ARC)和汽車技術公司阿爾特(IAT)成立的合資公司——卡耐(CENAT),具體實施生產電動汽車用電池計劃的一環。
小澤社長表示:“一提到大容量及大輸出功率鋰離子充電電池的用途就只想到電動汽車的傾向在日本很普遍,然而本公司的戰略是:把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用途也放在核心位置,對這一領域充分予以重視”。從2010年8月開始,因接受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的委托業務,英耐時與北陸電力正在聯手開發100kWh的互聯穩定蓄電系統,以便實現風力發電等電能上網所用的蓄電系統的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