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30年代,人們對電動車的研究就已經開始。但是由于當時使用的是鉛酸蓄電池,電動車并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近幾年來,隨著鋰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已逐漸成為了主流車用電池,同時推動著電動車產業化的發展。但毋容置疑的是,鋰電池目前還存在若干技術瓶頸,只有突破了這些瓶頸,才能真正走進電動車時代。
鋰電池此前由于采用的是鈷酸鋰正極材料,存在價格高,安全性和輸出功率低等缺陷一直未能在電動車領域使用。近幾年來,隨著錳酸鋰技術的逐步成熟,鋰電池才逐漸被應用于電動車。此后,能量密度更高以及安全性能更好的磷酸鐵鋰材料的出現,更是推進了鋰電池成了電動車的主流動力電池。近年來,鋰電池的容量、壽命及安全性等各種性能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容量更大、質量更輕、體積更小、價格更低的鋰電池也不斷地被推向市場。
而隨著鋰電池技術的突破,我國電動車產業也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快速發展。但就最近幾年來看,我國企業普遍還存在規模較小并且自主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導致經常受制于人或遭受侵權指控,嚴重制約了我國鋰電產業的健康發展,也逐漸拉大了與日韓的差距。例如,動力鋰電池隔膜方面,我國目前在規模化生產方面的技術仍未過關,絕大部分還需依賴進口。此外,在鋰電池電解質六氟磷酸鋰方面,也存在技術瓶頸。
根據今年國家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專家認為,在新形勢下,只有加快推進我國鋰電產業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突破我國鋰電產業發展瓶頸,才能真正撬動電動車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