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鋰電池制造商A123系統公司日前正式宣布,已為其美國業務申請破產保護,其汽車電池資產將被江森自控集團(JCI)以1.25億美元收購。
這是一起重大的新能源汽車新聞事件,雖然關于A123公司可能破產的預言已經流行一年了,但真正面對之時卻不能不令人多了更深一層的憂慮,作為全球技術領先的A123公司的美國業務破產是否意味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尚沒有真正走進正常發展的軌道。對此有三個截然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鋰離子電池技術在近些年的確得到了巨大、快速的進步,但那僅限于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的小型鋰離子電池,而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鋰電池技術尚不過關。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大氣候并沒有形成,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遠遠高于傳統汽車。
第二種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發展的必然方向,但在動力鋰電池發展方面,美國產業規模沒有形成,國內主要車企配套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總體來說已經落后于亞洲國家,所以新能源汽車方向沒錯,A123的破產還是與美國在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產品方面的落后有關,這是國別原因。
第三種觀點認為,A123公司目前遇到的問題主要還在于自身技術、成本方面沒有解決好。在A123的發展史上,美國政府給予了積極支持,曾經在2009年撥款2.49億美元改善其技術和成本狀況,但最后的效果并不明顯,A123的圓柱鋰電池價格仍然比國際市場上的同類產品高出兩倍,因而在國際市場上經常落敗于競爭對手。
因為A123公司在國際鋰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性及其破產時期正在全球經濟前景并不明朗的時候發生,這至少可以說明,新能源汽車乃至美國政府努力打造的新能源產業都還面臨著不成熟,在市場并未啟動的前提下,任何拔苗助長的行為最終都必然會在市場檢閱下露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