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的血液,有專家預計,兩年后由于國內電解液技術與日本技術可能持平,而產能遠遠超過對方,因此可能存在電解液產能過剩的隱患。不過,在這一時代大潮中,有兩家企業卻值得關注,因為它們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的能力較強,目前處于左右逢源的位置,這兩家企業一是上市公司新宙邦,二是非上市公司廣州天賜。
擁有渠道優勢,掌握上游六氟磷酸鋰技術的國內鋰電池電解液廠商具有競爭優勢。與其它鋰電池材料不同,電解液生產具有多批次小批量的特點,對廠商生產管理水平和銷售、技術服務能力要求較高。電解液的核心是配方技術,并且需要與下游客戶協同開發,因而形成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渠道成熟的廠商將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新宙邦公司鋰電池電解液的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和技術開發能力居國內同行領先,目前公司鋰電池電解液產能為2400噸/年,去年通過了索尼/松下/三星鋰電池等日韓主流鋰電池大廠認證,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場取得重大突破,市場占有率上升至15%左右,預計今年公司鋰電電解液銷量有望同比增長70%。
廣州天賜公司電解液產品也已經打入國內外多家知名鋰電池廠商,現有產能2540噸/年。通過引進國外專利,公司于2011年開始量產六氟磷酸鋰,定位于為自身電解液業務服務,逐步取代進口原材料,當年產量接近100噸,現有產能300噸/年,將電解液產品的毛利率從不到30%提升到50%左右。
天賜的做法是在市場逼迫之下做出的,下游鋰電池廠商特別是動力鋰電池廠商每年都會要求電解液供應商價格下調,向上游六氟磷酸鋰領域拓展,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保障電解液產品品質的穩定,強化廠商在該領域的競爭優勢,更能夠維護下游大客戶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