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鋰電池隔膜企業蜂擁上馬,預期總產能將超過全世界需求,大有把全球需求收入囊中之勢。但相關資料顯示,國內鋰電池隔膜企業產能2012年開工率不足兩成,而進口鋰電池隔膜市場占有率高達70%~80%。
目前國內宣布已投產的鋰電池隔膜企業有28家,產能為9.62億平方米/年,在建和籌建項目的產能合計為12.03億平方米/年。如果全部項目都在2015年之前投產,預計總產能將達22億平方米/年。而預計國內隔膜市場需求量為3.9億~4.4億平方米/年,產量將大大超過國內需求量,甚至超出全世界需求量。據預測,若2015年隔膜總產能22億平方米/年,實際產量可能只有15%~20%,即3.3億~4.4億平方米。
實際產量與投入產能之間的比例不協調與下游鋰電池需求不夠及隔膜材料本身的中低端化傾向密切相關,其背后也隱然有國家的產業扶持政策。目前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預計投入1000億元巨資扶持,而鋰電池是目前最佳的電動車用動力電池。同時,“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鼓勵開發電池隔膜技術,提高隔膜國產化率。另一方面,目前國內隔膜干法雙向拉伸技術的購買和復制相對來說較為容易。而國外廠家的產品價格較高,且供貨周期較長。國內隔膜質量正不斷提高,又有較大的成本優勢,本土化供應是大勢所趨。
盡管鋰電池隔膜行業需要加強建設,但應避免一窩蜂式的粗放式拓展,要大力發展高端產品。從現實情況看,一方面大量進口高端產品,另一方面已建成產能閑置“曬太陽”,凸顯了我國鋰電池隔膜的軟肋:技術含量不高。有關專家因此建議:企業與其投資上馬諸多無效產能,不如把資金投入科技研發,攻克技術難關,趕超外國公司技術水平,練好內功做好準備。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應給予規劃和指導;企業應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在技術研發尚不過關的情況下不宜過分染指鋰電池隔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