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針對新能源電動汽車而言,讓消費人群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動力鋰離子電池成組安全性問題,這同時也是業界一直熱衷于討論的問題,唯有關鋰離子電池的拐點問題似乎并未受到關注,這其實是電池本身的電化學特性使然,電池自身溫度、環境溫度和充放電流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拐點的形態,才是動力能源安全隱患的首要考慮因素。
針對鋰離子電池拐點而言,主要是鋰離子從正極脫嵌,遷移到負極并嵌入的過程,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脫嵌,遷移到正極,并嵌入到正極的晶格中,當負極的鋰離子數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電極表面反應速度降低,內阻急劇增大,造成電池電壓急速下降從此看出鋰電池拐點與鋰離子電池的安全相密,國內權威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進行了分析,并依據相關數據統計得出電量拐點,實驗證明,充/放電末期的“拐點現象”說明電池已經到了容量即將充滿或即將耗盡的末端,繼續充/放電很容易產生因“電池電壓過充或過放”及“過電流”等災難性后果,對鋰離子電池來說尤其可怕。
由于電池長期處于過充或過放的疲勞狀態,從而產生的鋰枝晶會刺破電池隔膜造成電池永久性損壞,并易引起電池燃燒或爆炸,這種安全性事故在國內屢見不鮮,但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拐點現象”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就是超電池拐點的極限使用,電池成組后的循環壽命大打折扣,不到單體電池壽命的一半,由此稱其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應用的主要技術瓶頸也就不足為怪了,拐點外是電池的薄弱點,充/放電超過拐點區會對電池造成傷害,全充全放則是影響電池安全并造成循環壽命縮短的根本原因。
當前,有專家開發出新的電池管理系統來進行管控整個電路,這樣可充分利用電池本身的拐點特性和曲線平臺,采用合理的電子技術手段讓成組電池發揮最大效能,不光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還可防止電池使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