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鋰電池隔膜不斷實現國產化的同時,卻遭遇到了技術困境,并導致了大部分國產電池隔膜只能供應中低端市場。在日前舉辦的2012中國鋰電隔膜研討會上,有專家指出,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提高投資質量與效益,不斷完善技術體系,努力提高隔膜項目的達產率和產品質量。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鋰電池及電池材料項目發展的推進,截至今年5月止,我國投產電池隔膜的企業以達21家。根據這些企業競相宣布的隔膜投產數據推測,到2015年,國產鋰電池隔膜將達12億平方米,產量大大超過了國內需求量,甚至超出全世界需求量。
但是根據去年的數據,鋰電池隔膜實際達產率其實極低。去年,相關企業宣布投產的電池隔膜總產量共為3.6億平方米,但實際產量僅有4000萬平方米,只占了當年總產能的11%。據了解,由于鋰電池隔膜存在較高的技術門檻,此前一直依靠進口。2011年,我國鋰電池隔膜進口還占了80%。近年來,雖然國內也有不少企業進行了鋰電池隔膜的生產,但是不僅實際產出量低,而且大多數質量不高,只能供應中低端市場。
亞化咨詢研究分析指出,國產鋰電池隔膜產品收率及質量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生產工藝和技術的限制。該研究進一步指出,在國際巨頭推動隔膜和涂層技術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國產隔膜將更難進入車用動力電池高端市場。此外,隨著國內隔膜項目產能的集中釋放,可能會中低端市場形成惡性的價格競爭。
針對這樣的現狀,專家們在研討會上強調,必須加快國內自主創新和產學研合作步伐,提高產品質量并改進生產工藝,盡快提高國內電池隔膜的質量。同時,致力于開發高端產品,尤其要在大功率隔膜制造的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而針對國內鋰電池隔膜標準缺失的現狀,與會專家們也建議國家盡快在國內建立第三方隔膜檢測、試用平臺,為相關電池廠家服務,以進一步提高國內鋰電池隔膜的質量及達產率。